野釣一場需要調整幾次浮漂?
來源:釣魚123 作者:野釣竹葉青 發表時間:2022-12-21 17:25:08719
前幾天幾位朋友在群里吹牛閑侃,聊到了浮漂調釣的話題,各抒己見,熱鬧非凡。一位朋友說:自從學會了調漂,就沒釣上來過魚,引得眾人哈哈大笑。這也讓我想起了以前好多釣友的口頭禪,也是說學會了調漂就不怎么釣到魚了如出一轍。
浮漂調釣一直都是非常有爭議的一個話題,什么是靈什么是鈍都能引起大家辯論的面紅耳赤,到最后依然是各執己見,互不認同。其實這樣爭來爭去毫無意義,只要能上魚,能符合當時的作釣場景,靈和鈍都是無所謂的。
無論是靈還是鈍,都是浮漂的一種調釣方法,都是為了釣到更多的魚。有些新手朋友容易鉆牛角尖,一定要分出來一個高低好壞,一場作釣下來,凈擱那調整浮漂了,反而失去了浮漂調釣的本意。那么,我們作釣一場魚(七八個小時為限),應該調釣多少次浮漂才算是合理的呢?個人愚見,三次足矣,頂多四次,調整次數太多反而無益。
剛開始作釣肯定要調釣一次的,這次調釣的目的就是測量水深、判斷魚口。除了經常做釣的老位置,大多數作釣都是一開始就要進行浮漂調釣的。熟悉的水域都知道有什么魚種,用什么竿子和搭配什么線組,也許調整完以后,當天的作釣都不會再進行調整了。
不熟悉的水域,當我們在作釣過程中遇到意料之外的情況時,就需要進行第二次調整。比如作釣鯽魚的過程中遇到草魚等大個體魚類,我們就要換竿換線組,自然就需要重新調釣了。類似的這種情況很多,比如釣小魚遇到大魚鬧窩、釣大魚遇到小魚搗亂,釣鯽鯉草編等遇到黑鱖鱸砸場,魚口變慢打飛鉛、近處無口需釣遠,釣點無魚要搬遷、活餌面食來回換……野外作釣就是這樣,今天和昨天不一樣,白天和晚上兩個樣,有時候上午和下午也可能不一樣。
水的流速不同,作釣的方式也不同,當我們遇到漲水、退水或者走水的時候,需要進行第三次調釣。
輕微漲水或者退水相對來說還簡單一些,只用上下移動浮漂就可以應對。但是漲退的幅度比較大,以及靜水變流水,或者流水變靜水等就需要重新調釣了。走水這種情況野釣也是經常遇到的,特別是野河作釣,經常遇到水流變快或者變緩的問題,為了得到準確的漂訊不得不進行調整。
遇到魚口輕、綿的時候,也是需要重新調釣的。比如換軟竿子,換小線組,換靈敏度更高的浮漂,變換調釣方式等。每天第一次調釣,都是按照一般情況來調整的。如果當天是一般的魚情,自然是一調到底。如果有看不見口,或者兩邊釣友能上魚,唯獨自己這邊不上魚,那就必須通過調整來改變當天的調釣。而這種情況大多都是線組過大,或者調釣過鈍造成的。換而言之,就是魚口偏輕,偏綿。
以上的情況,都是鄙人親身經歷過的,當然也不是一天就能經歷一個遍的,所以我才說,每場作釣調整三四次就足夠了。當然,也不能排除其它的意外情況,但那都是極個別的時候,并不代表主流。如果真的每次作釣都能把以上的情況經歷一個遍,我只能勸您還是改個愛好吧,長此以往,是個人都得被逼瘋不可。試想啊,如果每次釣一場魚都得調整幾個小時,我只能理解為自帶避魚光芒,不適宜釣魚了,哈哈……
浮漂的調釣是用來增加魚獲的,而不是單純的為了調漂而調漂。每次調釣用個一兩分鐘、兩三分鐘的時間就足夠了,每場作釣就算是很倒霉了調整個十次八次也不過耽誤半小時而已。如果說學會了調漂就釣不到魚是一句自嘲的玩笑話,權當消遣,本不足為意。如果真的是每一場作釣下來都沒釣到魚,全程都是在不斷的調整當中獨自凌亂,哈哈,只能說您還是沒有領會到調漂的真意!
不管大家怎么討論怎么說笑,其實調漂的本質是非常簡單的,一句話概括就是:通過修剪鉛皮,來達到讓浮漂拉著鉤餌準確的放置在魚經過的地方。魚經過哪里?全水層!我們要把鉤餌放在哪里?當然也是全水層!說白了就是一個浮力的問題,或者躺底,或者觸底,或者離底,魚在哪里鉤餌就放在哪里,就是這么回事兒。
老鐵們,今天是冬至,您吃餃子了嗎?
祝大家:
工作順利,萬事如意,生活幸福,釣魚爆護!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|免費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