簡單實用的線組搭配技巧,新手少走彎路
來源:釣魚123 作者:野釣竹葉青 發表時間:2023-02-16 13:39:351316
以前釣魚都是一套線組征戰江湖,不管是主線還是子線,不斷線都不帶換的。后來玩黑坑,跟著爆護高手學會了檢查主線是否起毛、是否延展過長,還學會了檢查子線是否彎曲變形,鉤尖是否變鈍,浮漂是否爆頂等等,越來越注意細節問題了。
特別是冬季和氣壓低的天氣,每次作釣都可能在作釣過程中更換線組或者竿子。一開始是用固定的主線,再根據魚情來選擇子線,后來覺得主線過大一樣會出現漂相不明顯的問題。再后來就開始根據目標魚來選擇子線,然后根據子線來選擇主線,用大兩個號的,覺得方便了許多,漂相也準確了很多,不知道各位大師可否有同感,歡迎賜教!
記得有次釣鯽魚,聽釣友說有時會有鯉魚出沒,我就準備用0.8+5號白袖的子線,選擇了1.2的大線,如果魚情不好就換0.6或者0.4的子線,也不用來回倒騰主線了。我朋友直接用了4.0的大線,1.5的子線。我這邊總有鯽魚上鉤,他卻說浮漂總是一點一點的,打又打不到,遲遲沒有開張。后來才想到可能是線組太大了,就建議他用1.5的大線,拉0.8的子線,漂相很快就明顯起來了。
子線的選擇也很容易讓人糾結,選大了怕空軍,選小了怕切線,又想大小兼顧,那該怎么辦呢?選擇軟一號的竿子。軟桿子護線是大家公認的,特別是野釣,除了守大物,一般不建議用太硬的竿子。當然也不是說要用面條竿,竿子太軟不好控魚,照樣容易切線跑魚??梢杂?8調或者28偏37調的綜合竿,即能護線又不耽誤控魚,兩全其美。如果用28調魚竿,1.5+1.0的線組抗三斤左右的魚應該問題不大,野釣基本夠用。如果去水庫或者有大魚出沒的地方,還是建議以大魚為主,就不要眼紅他們連竿小鯽魚啦,哈哈(?ω?)hiahiahia
如果目標魚就是三斤左右的魚,建議還是用2+1.5的線組,踏實作釣,省的提心吊膽的。碰上魚口不好的時候,想換細一號的子線也沒問題,怕切線還可以用失手繩。好多時候我們都忽略了失手繩的作用,而且帶在后邊拋竿也不方便,所以總是忘了用。我的失手繩帶了好幾年了,就用過兩三次還沒發揮作用,不上大家伙,著實委屈了失手繩。
作釣一二兩的鯽魚,子線用0.4就行了,主線可以用到1.0或者0.8。如果魚口比較猛,可以換成0.6的子線,主線也不用換,這就是先確定子線再確定主線的好處。如果直接用0.8的大線,想換0.6的子線,遇到雙鉤掛底或者雙鉤上魚的時候就可能切主線。這也是為什么好多大師都建議主線比子線大兩個號的原因,如果子線和主線線號太接近,遇到特殊情況就可能會增加損失。
確定了子線,主線比子線大兩個或者三個號就可以了,也不能大太多,不然的話線組的靈敏度會大打折扣。比如1.0的大線搭配的子線可以從0.6-0.3,2.0的大線搭配的子線可以從1.5-1.0,3.0的大線搭配的子線可以從2.0-1.5等等。
主線和子線最好用選同一個牌子,拉力值更有保障,至少不會出現1.0的子線比1.5的主線拉力還大的情況,更不會出現1.0的子線比1.5的主線線徑還粗的情況。我一直認為一分價錢一分貨,便宜有便宜的弊端,貴有貴的道理。買家沒有賣家精,哪個商家也不會貴買賤賣的。
以前買過19.9元五百米的魚線,不僅尺寸少了很多,而且漲號,切水性和柔韌度就更不用說了(后來用在海竿上了,打串鉤的時候基本沒什么問題)。后來也用過120元五十米的,確實好用,但是價格實在有點肉疼。再后來用五六十的,野釣以后到現在都在用二三十的,覺得不能用再便宜的了,我要守住這個底線!哈哈……
在不掛底的熟悉水域作釣,主線和子線用到一樣大也是可以的。但是遇到雙鉤掛底或者上雙尾的時候可能會比較麻煩一些,雖然大物上雙尾的幾率很低。其實損失主線倒沒有多心疼,大多數心疼的都是浮漂,畢竟好多釣友的浮漂都在大幾十甚至一二百,有的還是珍藏版、限量版,被魚拉跑了確實可惜。所以,如果沒有十足的把握,一般不建議這樣搭配。
野外作釣自然水域,先確定目標魚,再選擇鉤型和子線,然后根據子線選擇大線和魚竿,按照這個順序,真的可以少走很多彎路。
老鐵們,您還有什么不同的見解和更好的建議呢?歡迎留言分享哦!
祝大家:
工作順利,萬事如意,生活幸福,釣魚爆護!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|免費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