魚情不明,小鉤細線先行!
來源:釣魚123 作者:魚樂野釣手 發表時間:2023-02-07 17:00:091465
作為一名釣魚人,經常去一些陌生水域,也特別喜歡去陌生水域作釣,因為陌生所以好奇,因為魚情不明所以充滿驚喜,因為挑戰所以更提升釣技,這就是陌生帶來的快樂!
那么,既然是陌生水域,那肯定無法先知先覺魚情如何,是大魚多還是小魚多,生口魚還是滑口魚等等,眾多情況不明的時候,我個人經驗認為此時正是展現自己實力的時候,一定要認真考慮魚竿,線組,魚鉤,浮漂的搭配問題,千萬不能一上來就想著要用大鉤大線釣大魚,這樣反而很可能陷入尷尬。
鑒于此,我就談一談自己平時在陌生水域作釣時,線組選擇的一些的思路。我總體認為在魚情不明的時候,盡量小鉤細線先嘗試,具體分析如下:
第一步,作釣初期先小鉤細線。因為陌生水域,對魚情不了解,這個時候我是建議先用0.8到1.0的主線,0.4到0.6的子線,2號袖鉤探釣,畢竟這個線組搭配既不會影響小魚魚口,即使碰到較大個體的魚也能通過溜魚手法應對,不至于被秒切。
第二步,上魚后根據實際調整。在上魚有一定數量后,應該根據實際再及時調整。如果魚口很多,很亂,但抓口不準,中魚效率很低,說明魚個體小,雜魚多,這個時候應該進一步將線組放小,魚鉤選擇更小的,比如發現鳑鲏,船丁,餐條魚占多數的情況下,建議線組應該小到0.4至0.6主線,0.2至0.4子線,0.5號袖鉤或者秋田狐鉤。
如果發現中魚效率可以,而且基本上都是半斤以下的鯽魚,鯉魚之類的,建議可以保留剛開始使用的線組,也就是0.8至1.0主線,0.4至0.6子線,2號袖鉤,這樣對付這些魚問題不大。
如果發現魚個體明顯偏大,且連續發生切線,甚至秒切現象,這個時候應該趕緊更換大號線組,主要根據魚個體大到何種程度做出準確調整,比如個體在五斤以上的草魚,青魚,鯉魚,這時可以考慮先把線組放大到1.5至2.5主線,1.0到2.0子線,5號袖鉤或者2號新關東之類的。如果還是被切線,可以進一步放大,具體根據實際情況而定。
第三步,作釣中期根據上魚效率調整。作釣一段時間后,如果發現魚口明顯偏慢,在沒有專門守釣大魚的時候,建議保留小鉤細線。如果魚口好,但魚個體小,建議線組繼續調小。如果魚口好,但魚個體偏大,建議線組根據魚個體適當放大。
總的來說,我個人認為,在魚情不明的時候,盡量先小鉤細線作釣,千萬不要一上來就大鉤大線,錯過魚口,除非自己就是奔著大魚去的。之后再根據實際作釣情況隨時調整,只有這樣才能做到釣的快樂,開心,還不斷長知識,釣技!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|免費注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