冬季傳統釣打窩之后你要做的幾件事。
來源:釣魚123 作者:逸遠居士 發表時間:2023-02-13 17:37:031171
前面發的帖子中,我就冬季節傳統釣作釣的釣點、釣位的選擇上,已經與大家討論過。
今天就打窩后作釣時所要做的幾件事,將個人的經驗與體會 ,與各位釣友一起分享。
一、等待。
冬季節水溫比較低,所以窩料在水底的穿透力不如夏天的時候那么快了,再加上這一季節魚兒的活動能力變弱,活動范圍變小,所以冬季節的發窩比較慢,半個小時都算快的了,如果溫度再低的話,至少是一個小時,甚至好幾個小時。
所以我們打好窩子后要學會等待,不要急于下竿,盡量等發窩以后再作釣。有的釣友可能會說,我一邊釣一邊等發窩不是一樣的嗎?也許你先釣可能會先上魚,但你最后的魚獲很可能沒別人多。因為誘魚的最好方法是以魚誘魚,魚兒也有從眾心理,窩子里有魚,更容易吸引其它魚兒聚集。
二、試釣。
由于各種因素的影響,每個窩子的發窩時間是不一樣的,有長有短,這就需要我們在每個窩子里試釣,看看那個窩子最先發窩。
具體方法,在每個窩子的前后左右,不停地嘗試,進行逗釣,每個窩子停留3—5分鐘,最后確定哪些窩子上魚,就重點釣那些窩子。而不是全面開花,懂得取舍才能有好的收獲。
三、逗釣。
如果窩子里魚口好的話,是不需要逗釣的,逗釣一般使用在魚口比較稀或者窩子里有魚星卻不咬鉤的情況下,通過逗釣,更能激發魚兒咬鉤的欲望。
最基本的方法是輕提浮漂5—10厘米,然后緩緩放下,或者輕輕抖手腕做彈跳的動作,也可以橫著左右輕拉浮漂,再輕輕放下。
逗釣是個技術活,動作不能太大,逗釣的速度也不能太快,否則容易驚跑魚兒,具體的操作,需要自己在實踐中慢慢體會。
四、走釣。
走釣的主要目的就是前面講得以魚誘魚。
一個窩子里釣上兩三條,最好就要換窩子,不要總待在一個地方,一次性把窩子里的魚釣完,要讓魚兒在窩子里搶食,以魚誘魚,這樣,窩子里的魚就會漸漸地聚多。
另外要掌握好走釣的頻率,走、逗結合,不可頻繁換窩點,否則不但累人,還會錯失魚咬鉤的機會。
五、補窩。
補窩一般使用在魚口非常好,但后來漸漸地口稀的情況下,這時說明窩子里的餌料已經基本被搶食完了,魚已經漸漸散去,這時我們就要補窩,再次誘魚。還有,窩子里小雜魚如果比較多的話,我們也要適當地進行補窩。
如果窩子里口比較稀,或者根本沒口,我們一般是不需要補窩的,與其補窩,還不如重新找個窩點繼續打窩。
補窩的量不能多,每次少打些,否則容易驚窩。
正所謂:釣無定法。以上只是個人作釣過程中的一些體會,你如果有不同見解的話,可以交流但請勿噴。
原創首發
您需要登錄后才可以評論登錄|免費注冊